第三部分 经方众人带教录 (胡希恕主治、冯世伦等撰写) 黑丝 内射
图片
肺炎论治
病因病邪不必究 症状点滴必细求 诊余,一西学中者问胡老,怎样划分风寒或风热引起的肺炎,胡老从西医病理和中医病因答谢了这一问题。 从西医病理看,西医依据X线及血液、痰液查验及培养,可知是细菌或病毒或立克次体或支原体感染,这是由肉眼及通过实验室查验而定。而中医形成在千百年的邃古期间,科学还不发达,莫得高超的器械可依,只可由白衣苍狗的症状反应上推敲疾病发展规则。在持久的年代里和宽阔患病东谈主体上,历经千万次的反复不雅察、反复本质、反复回首,才产生了辨证论治关节。非论是《伤寒论》的六经辨证,仍是后世的脏腑辨证,都是通过症状本性来辨证。关于何种病因病邪致病,不可能具体得知。 叶天士建议:“温邪上受,当先犯肺”,在敷陈热病上,强调温热之邪所出现的本性,有他特有之处。但后世一些东谈主一见热病便以为是风温之邪所致,甚而有的东谈主一见肺炎就与风温画等号,这种意志上的疏漏,势必酿成辨证疏漏及诊疗不当(如病例3)。 这里趁便说一下温病与太阳病的联系,在《伤寒论》中,温病是阳明病的外证,是阳明病在表的阳性证候,本体是表证的一个类型,这便是说,表证有三个类型,它们具体的宗旨是: 中风 凡表证,若发烧、自汗出、恶风、脉缓者; 伤寒 凡表证,非论发烧与否,若无汗、身痛、腰痛、骨节疾苦、脉紧者; 温病 凡表证,若发烧而渴,不恶寒者(与阳明病外证同)。
也便是说肺炎有表证时,可推崇为中风,或推崇为伤寒,也可推崇为温病,不单限于温病。这在指导辨证和诊疗上是很勤劳的。
近代有了抗生素,一些东谈主一诊断肺炎就用抗生素诊疗,再加对症的中药,以为这么中西医集诊断疗就更万无一失。而临床有许多肺炎患者,经这种诊疗后经常不尽如东谈主意。有的高烧不退、有的咳嗽连绵、有的纳差恶心,炎症莫得放弃却变症蜂起。抗生素并弗成包治总计肺炎,且阔绰抗生素会产生抗药性、反作用,使肺炎变症肩摩毂击。不少病东谈主不得不乞助于中医,而中医诊疗紧如若辨证正确。凡遇肺炎患者都要耐性详确问诊、切脉、看舌苔等,切忌刚问一二症,就以为能分辨风寒、风温(风热),即处方用药。要知谈中医非论是六经辨证、仍是脏腑辨证,都是依据许多症状而归纳回首的辨证规则。恐怕一个症状可能是辨证的要害,一个症状的松驰,就有可能酿成辨证的造作。肺炎是急性病更条款辨证要准,用药要对,这么才气清晰中医诊疗肺炎的疗效和本性。
图片
一方一法不果然 辨证选方必驯服 老媪患肺炎,入院诊疗一周余,不效。经胡老诊断两次而愈。其支属为军医登门感谢,并问胡老用了什么秘方,胡老笑曰:“那里有什么秘方,用的是老祖先用了几千年的草根树皮。这不是全写在上头呢!”唾手指了指《伤寒论》那本书。那位军医看到《伤寒论》,顿时望而起敬,翻阅该书并问谈:“我不错学吗?”胡老答曰:“诚然不错!”自此,该军医自学中医,并常登门请问,不久便能用中药诊疗肺炎,而况也能用中药诊疗各式急慢性病。 应该军医的苦求,胡老专述了肺炎的证治规则。胡老当先讲了中医与西医治病的不同。西医是针对病因诊疗,肺炎是细菌感染,用对其细菌明锐的抗生素诊疗则疗效确定。但有的肺炎弗成明确是何种细菌、病毒、支原体、衣原体,用抗生素诊疗就带有盲目性,故临床上诊疗无效者为数也不少。中医是依据症状本性来治病,症状是病邪与浩气相争在东谈主体的反应,分析症状所得出的证,是中医诊疗处方的依据。依证处方用药是中医的主要本质经过,经过几代、几十代、几年、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反复本质,终于回首出了有用的辨证论治规则和有用方药。古代的《伊尹汤液经》、《伤寒论》等是主要成书之一,其主要内容是讲辨证与处方用药。中医古代莫得肺炎这一病名,但肖似病症是有的,如发烧、咳嗽等。中医诊疗肺炎不是用一方一药,而是左证不同期期出现的不同症状来用药。
(一)常见方证 肺炎是急性病,浩气与邪气相争剧烈,症状白衣苍狗,恰当诊疗的方药也就多变,临床常见的方证如下: 1.麻黄汤方证 初起症状很像伤风。主症:发烧,胸闷气粗,恶寒,无汗,头项强痛,身痛,口中庸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 此时病属太阳表实证,治以发汗解表。方药: 麻黄三钱,桂枝二钱,杏仁三钱,炙甘草一钱。 麻黄为一有劲的发汗药,佐以桂枝更宜致汗。杏仁配麻黄辛温发汗定喘。甘草缓急益中庸胃,故治肺炎属太阳病表实无汗身痛而喘闷者。本方证出现很移时,但能收拢这个方证时机实时用药,可成心于退烧,裁汰肺炎病程。应该发挥的是,这里所说麻黄为一有劲的发汗药,是与其他药相对而言,本体发汗力并不大,即使与桂枝、杏仁同用也多不出大汗。这一丝在麻黄汤煎吃法发挥可看出,即“温服黑丝 内射,服药后盖棉被取微似汗”。一些东谈主因对麻黄功能的误会,而不敢正确用其药,更不敢用麻黄汤诊疗肺炎,甚是缺憾。 2.大青龙汤方证 主症:发烧恶寒,身痛身重,无汗出而火暴,舌苔白,脉浮紧。方药: 麻黄六钱,桂枝二钱,杏仁二钱,生姜三钱,大枣四枚,炙甘草二钱,生石膏一两半至四两。 此方证比较多见,可见于发病的第一天及一周内,甚而一周后。此方证的本性是,外寒夹饮的太阳表证与阳热盛的阳明里证同期并见,故诊疗时发汗、清热并举。当里热重时重用生石膏。
3.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方证 主症:寒热来回,口苦咽干,胸胁苦满,或纳差恶心,咳嗽胸疼,舌苔白腻或黄,脉弦细数。方药: 柴胡八钱,党参三钱,黄芩三钱,炙甘草三钱,生姜三钱,大枣四枚,半夏四钱,生石膏一两半至四两。 此方证多见于肺炎二至七天,常呈现三阳合病之证,故诊疗重在妥协少阳兼清阳明。针对寒热来回,用大剂柴胡为主药,佐以黄芩除热止烦,是妥协少阳的要药。
但《伤寒论》六经辨证告诉咱们,病之是以传入少阳,主如若胃气不及,气血内伤。补中滋液,增强胃气,实是祛邪的要着。故本方顶用东谈主参(党参)、大枣、甘草、生姜、半夏温中健胃。徐灵胎谓:“小柴胡汤之妙在东谈主参。”确是见谈之语。
若咳嗽胸疼彰着者,加桔梗、杏仁;若口渴、心烦彰着者,加竹叶、麦门冬。或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。
4.大柴胡加生石膏汤方证 主症:寒热来回,口苦火暴,咽干口渴,胸胁苦满,心下痞硬拒按,大便干燥,舌苔黄,舌质红,脉弦数。方药:
柴胡八钱,黄芩三钱,生姜三钱,大黄二钱,白芍三钱,大枣四枚,半夏四钱,枳实四钱,生石膏一两半至四两。 此方证多见于肺炎三至四天,更多见于强行发汗而热不退者。与前线比较,同是三阳合病,此是阳明里实热彰着者。病初传少阳,势须东谈主参、生姜、甘草等补中益气,既防邪入里,又助正祛邪于外。但并于阳明,则须大黄兼攻里,东谈主参之补,甘草之缓反非所宜,死去之。又因里热彰着再加生石膏。 若相遇口渴甚者,可加麦门冬、干地黄;若大便秘结甚者,加芒硝四钱冲服。 5.大承气汤方证 主症:潮热汗出,身痛,身重,不恶寒,腹胀满,短气,喘气,大便秘结,腹痛拒按,火暴口渴,日夜想睡,甚则神昏谵语,舌苔白厚干燥或黄褐,舌质红,脉千里弦滑数。方药: 大黄四钱,厚朴六钱,枳实三钱,芒硝六钱(分两煎)。 按:本方证多见于肺炎二至三日后,此为阳明里实热证,老年东谈主更为多见。肺炎呈现本方证,实热已达一定进程,非此方弗成救治。故当遇本方证时千万弗成夷犹,要应机立断处方用药,要知不当用而用和当用而无谓,均不谬误东谈主人命,要害地方须辨清方证。 以上所列是肺炎常见的方证,因东谈主体质的不同和感邪的不同,肺炎在各个时刻的症状也就不同,所见方证也就好多,不但可见到麻杏石甘汤、白虎汤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、射干麻黄汤等三阳方证,而况还可见到麻黄附子细辛汤、理中汤、四逆汤、通脉四逆汤等三阴方证。临床本质中必须自惭形秽,对肺炎患者出现的各式方证,能实时适证用药,才气果然作念到用中药治好肺炎。
图片
(二)验案 例1 杨某,男,16岁,病历号491385。 初诊日历1965年7月5日:发烧寒颤一天。昨日打篮球汗树立热,用冷水冲洗,深夜即感恶寒、身痛、头痛、咳嗽,经饮滚水加盖棉被,症未见好转,出现寒颤,身热更彰着,舌苔薄白,脉浮紧数。体温39.9℃。 胡老辨证为太阳表实的麻黄汤方证,方药: 麻黄三钱,桂枝二钱,杏仁三钱,炙甘草二钱。 二诊7月7日:上药服后微汗出,恶寒、身痛减,体温38.5℃。因咳嗽、胸痛彰着,行X线查验:右肺上叶大片暗影,诊断为肺炎,诊疗欲用青霉素,因药物过敏而来诊。现时症见:寒热来回,口苦咽干,右胸胁痛,咳嗽,吐黄黏痰,舌苔白微腻,脉弦细稍数。体温38.6℃。 此乃表邪已传入少阳阳明,予小柴胡加生石膏汤加减:
柴胡五钱,黄芩三钱,生姜三钱,半夏四钱,党参三钱,大枣四枚,炙甘草二钱,桔梗二钱,瓜萎五钱,生石膏二两。 三诊7月10日:上药服二剂,寒热来回、胸胁痛都已,咳减,吐少许白痰,体温36.6℃。上方改柴胡为四钱,减生石膏为一两半,加杏仁三钱。连服三剂,基本痊可。
例2 张某,女,51岁。 初诊日历1964年9月25日:近几天因搬家劳累感倦怠无力,昨晚又感发烧、恶寒,经急诊拍片诊为右上肺大叶性肺炎,因青霉素过敏而求中医诊疗。当天仍身热,身痛,无汗,恶寒,口干,心烦,胸闷,时咳而胸痛,舌苔白根腻,脉浮紧。 胡老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,予大青龙汤: 麻黄六钱,桂枝二钱,杏仁三钱,生姜三钱,大枣四枚,炙甘草二钱,生石膏三两。
26uuu色效果:上药服一煎,汗出热退,尚余咳嗽,吐黄白痰。予半夏厚朴汤加减,真贵一周病愈。 按:肺炎出现大青龙汤证者黑白常多见的,用大青龙汤诊疗疗效显赫。惜患者先找西医,不好才再找中医,证候已变为他证。医者应当知有是证,用是方。
例3 吴某,男,22岁,入院病案号00054。 初诊日历1959年12月15日:发烧恶寒二天,伴头痛、咽痛、咳嗽、胸痛胸闷,经X线查验:为右肺下叶非典型肺炎。既往有肝炎、肺结核、肠结核史。常有胁痛、乏力、便溏、冷汗。前医先以辛凉解表(桑叶、银花、连翘、薄荷、羌活、豆豉等)一剂,服后汗出热不退,仍继用辛凉解表,急煎服,高烧、自汗、头痛、咳嗽、胸闷、恶风、胁痛诸症加剧。血惯例查验:白细胞数8.1×10°/L,中性0.70。十四日静脉输液用抗生素,当夜高烧仍不退,体温39.4℃,并见鼻煽、头汗出。又予麻杏石甘汤加栀子豉等,服三分之一量至夜11时出现心悸、肢凉。故请胡老诊断。胡老据:晨起体温38.2℃,下昼在39℃以上,呈来回寒热,并见口苦、咽干、眼花、头晕、冷汗、汗出如洗、不恶寒、舌红苔黄、脉弦细数。 胡老以为证属表已解,邻接发汗解表,大伤津液,邪传少阳阳明。治以妥协少阳兼清阳明,为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方证: 柴胡五钱,黄芩三钱,半夏三钱,生姜三钱,党参三钱,大枣四枚,炙甘草二钱,生石膏二两。 效果:上药服一剂,后深夜即入睡未作寒热及冷汗。16日仍头晕、咳嗽痰多带血。上方加生牡蛎五钱,服一剂。17日诸症消,体温正常。12月22日X线查验:肺部暗影招揽。
例4岳某,男,67岁,病案号:122745。
初诊日历1965年7月3日:恶寒发烧五天,伴头痛、咳嗽、吐黄痰,体温39.5℃。曾服桑菊饮加减(桑叶、菊花、连翘、薄荷、杏仁、桔梗、荆芥、芦根、黄芩、前胡、枇杷叶等)二剂,热不退。经X线查验,诊断为左肺上叶肺炎。 又用银翘散加减二剂,汗出而热仍不退。又用麻杏石甘汤加减一剂,汗大出而热更高,体温41.1℃。请胡老诊断时症见:汗出,火暴不宁,时有谵语,咳嗽吐黄痰,腹胀,大便五日未行,舌红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 胡老以为证属阳明里实证,为大承气汤方证,药用: 大黄四钱(后下),厚朴六钱,枳实四钱,芒硝五钱(分冲)。 效果:上药服一剂,大便通四次,热退身凉,仍咳嗽吐黄痰。继用小柴胡加杏仁、桔梗、生石膏、陈皮,服三剂而愈。
按:从以上验案可看出,胡老诊疗肺炎所用都是《伤寒论》六经辨证和经方,且疗效确切,发挥中医在古代已有诊疗肺炎的教悔。是以,如果果然掌抓了《伤寒论》的六经辨证和方证,就能有用地诊疗肺炎。 这里应当提到的是,肺炎常见的大青龙汤方证,其证的本性是外寒挟饮的太阳表热与阳明里热盛同期并见,所用大青龙汤发汗解表行饮兼清里热。方中的麻黄、桂枝、杏仁、生姜、大枣辛温发汗解表行水,生石膏辛寒清里热,诸药配伍共起辛凉清热作用。 有东谈主以为《伤寒论》短少辛凉清热药物,这是没学透《伤寒论》的六经辨证表面和未能交融其方药功能的推崇。 在诊断病例3时,胡老十分指出:辛凉解表仅仅定了一个大法,并莫得进一步辨清具体的方证,因此诊疗用药偏于盲目,过度解表使津液大伤,酿成汗出热不退或更甚。而把肺炎的发烧分为风寒、风热所致是单方面的。非论是风寒仍是风热,都可能在东谈主体产生或热、或寒、或虚、或实、或表、或里的症状,分析这些症状所应包摄的方证,才气明的当用方药。故胡老十分强调,中医治病辨证论治,不但要辨六经八纲、脏腑阴阳,更要辩方证,辨方证既是辨证的具体扩张,亦然辨证的基本功。也便是说,治病弗成惟一诊疗大法如辛温发汗、辛凉清热、清阳明热、宣肺化痰……更勤劳的是要明确对质的方药。其实,辨方证比辨诊疗大法更勤劳。对此,历代医家早故意志,如方有执盘考《伤寒论》曾强调“守一法,不如守一方”,即是强调辩方证。从胡老诊疗肺炎的教悔可看出,中医看似纯粹,但要作念到果然掌抓,必须在采选高低本事,在临床上反复体验,方能成为一个及格的、高妙的中医临床医师。
刀子在话语摘自《〈伤寒论〉宽泛讲话》中国中医药出书社出书
2024.3.17. 黑丝 内射
本站仅提供存储劳动,总计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